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作为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信息技术、电子、通信等多个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深度依托智能工程学院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中软国际信创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以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促进了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这一课程体系涵盖了基础课程教学、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前端开发》、《JavaScript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可视化》、《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数据库高级应用》、《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计算机原理与组装》、《Linux操作系统》等。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网页制作与美化、动态网站开发、软件开发与网建运维等专业技能。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任务驱动、企业真实项目实战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教研室还采用了“1+x”证书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具备从事相应职业活动资格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衡量标准,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软硬件条件,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依托校企合作,提供了智能机器人操作、网络基础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实训仿真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能。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的学生和教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中,教研室的学生荣获了多个奖项,包括单片机设计与开发赛项的吉林省一等奖和Web应用开发赛项的吉林省三等奖;2024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优质未来竞赛项目”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和三等奖若干项;2024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中获得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示了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未来,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将继续秉承“一流职业教育理念,培养一流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