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定位与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研室是顺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大数据发展战略”需求而设立的重要教学科研机构。本教研室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人才为核心使命,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整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优势资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体系。教研室的成立旨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社会输送具备扎实技术功底、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教研室的发展目标包括:
1.学科融合: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方向。
2.实践创新: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以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科研引领: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大数据分析挖掘、智能系统开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4.社会服务:通过技术输出与成果转化,助力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学特色与课程体系
教研室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素养共育”的教学理念,以“5R”(Real Environment, Real Project, Real Process, Real Pressure, Real Role)实践教学特色和“6D”(Design, Develop, Debug, Deploy, Document, Deliver)能力标准为核心框架,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的全方位课程体系。
1.核心课程设置
教研室课程体系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的关键技术方向,具体包括: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
2.教学模式创新
(1)项目驱动教学:引入中软国际等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如智慧城市数据分析、工业设备故障预测、电商用户行为挖掘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2)分层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置基础技能训练、综合项目开发、企业实战三级进阶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技术深度与广度。
(3)竞赛与科研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大数据竞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并将竞赛成果转化为科研课题,形成“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
三、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教研室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生态。合作内容包括:
1.课程共建:企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
2.项目实战: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如“金融风控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等,累计完成项目案例200余个。
3.就业直通车:优秀毕业生可通过校企联合招聘会直接进入中软国际、腾讯云、字节跳动等企业就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